(相关资料图)
今年春季学期,是新冠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后首个学期。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线上学习和寒假生活后,隔屏交流的师生重返久违的校园,校园里再次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眼下,南昌市各区各校进行了多样化体育教学探索。2月16日,记者从江西省教育厅获悉:2023年各设区市体育中考正常实施,满分60分,计入中考成绩总分。但2023年体育中考不设置必考项,将必考项目(男子1000米/女子800米)调整为选考项目。各设区市原定考试方案中的选考项目与男子1000米/女子800米合并构成学生选考项目,合并后男女选考项目总数各不得少于5项,考生从中选考2项,每项各30分。
老师带领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央广网发 彭菲 摄)
学生们正在进行体育锻炼(央广网发 杨圆圆 摄)
目前,开学已有两周的时间,记者行走在中小学校园内,发现体育课变“慢”了,疫情后的心理健康教育更受关注了。各个学校正在学生个性化健康状态基础上,探索体育课分层分类教学,通过多样化引导,让学生爱上运动、强健体魄。
同时,南昌各中小学校也将“心理健康”列为开学第一课、开学典礼的重要内容,帮助学生从长期居家的状态中调整过来,以积极的心态拥抱校园生活。很多学校还设立了心理活动室,配备专职的心理健康教师,邀请学生家长加入心理指导团当中,加强家校沟通,为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帮助克服模式转换带来的短期不适感,让孩子们的校园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心理辅导老师带领学生做互动游戏(央广网记者邓玉玲 摄)
课堂上,学生开心地和心理老师进行互动游戏(央广网记者邓玉玲 摄)
老师课后为孩子解答问题(央广网记者邓玉玲 摄)
“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展演活动在凤翔学校顺利开展
信阳市市文广旅局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放权赋能培训会召开
淮南市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公布
”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在榆林成立
定了!在郑州举办的2022中国非遗年会延期举办
喜讯!甘肃省古籍保护中心“古籍修复技艺”被列为省级非遗
从“非遗进校园”到“非遗在校园”!广东发布20个优秀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