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 > 正文

睡眠研究报告发布,这类群体睡眠时长偏短

2023-03-19 18:15:01光明网


【资料图】

3月17日,由中国睡眠研究会等联合主办的2023“3.21”世界睡眠日中国主题发布会暨大型科普活动启动仪式在京举办。活动中发布的《中国睡眠研究报告2023》报告显示,2022年,居民平均睡眠时长为7.37±2.21小时,比2021年的7.06±1.32小时有明显上升,超过8小时的比例为47.5%,远高于2021年的35.3%。2022年民众睡眠指数为67.77分,较2021年增加了2.98分。

报告显示,就不同群体的睡眠状况而言,民众的睡眠时长有待增加、睡眠质量自评有待提升。2022年,受访者每晚平均睡眠时长为7.40小时,近半数受访者每晚平均睡眠时长不足8小时(47.55%),16.79%的受访者每晚平均睡眠时长不足7小时。

受访者睡眠质量自评均值为3.11,大部分受访者的睡眠质量自评为“尚好”或“非常好”(占比为89.60%),有22.60%的受访者的睡眠质量自评为“非常好”,有10.40%的受访者的睡眠质量自评为“不好”或“非常差”。

报告显示,随着年龄的增长,总体上受访者的睡眠时长呈缩短趋势,睡眠质量自评呈下降趋势。男性受访者和女性受访者的每晚平均睡眠时长差异不大,但男性受访者比女性受访者的睡眠质量自评略高。

根据报告,随着收人的增长,总体上受访者睡眠时长呈倒U形分布。同时,不同受教育程度群体的睡眠时长、睡眠质量自评存在一定差异,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群体的睡眠时长偏短、睡眠质量自评偏低,其中有25.71%的受访者的睡眠质量自评为“不好”,这使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群体成为与低受教育程度群体(小学及以下群体)类似的”睡眠剥夺群体”。

报告还显示,影响睡眠状况的社会心态基础主要体现在美好生活需要对睡眠状况的影响,包括安全感、主观幸福感、公平感、社会信任与社会压力感等方面。

经济日报新闻客户端(记者吴佳佳)

来源:经济日报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