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25日在江苏南京举行的第33个全国“土地日”主场活动上获悉,我国耕地总量持续减少的势头已得到初步遏制。
自然资源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刘国洪在此间透露,近年来,通过采取“稳住总量、优化布局、压实责任”等一揽子措施,全国耕地持续快速减少的态势得到初步遏制。据悉,2022年全国耕地面积达亿亩,较上年末增加约130万亩,已连续两年实现耕地总量净增加。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坚定不移推进节约集约,毫不动摇严守耕地红线。据介绍,接下来自然资源部门将严守资源安全底线,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牢守耕地红线;优化国土空间格局,严格管控、高效配置土地资源;促进绿色低碳发展,持续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维护资源资产权益,整体提升自然资源治理能力水平。
“节约集约用地 严守耕地红线”是“十四五”时期全国“土地日”的主题。为做好耕地保护和节约集约用地工作,自然资源部门将一方面大力推进节约集约用地减少占用耕地,提高建设用地利用效率,为农业留下更多良田沃土;一方面严格保护耕地倒逼节约集约用地,夯实国家粮食安全根基,助推绿色转型发展。
江苏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夏心旻介绍,江苏省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保质保量完成耕地保护任务,在端牢饭碗的同时充盈大国粮仓;全力推进工业用地提质增效,深化落实建设用地“增存挂钩”机制,系统开展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坚决杜绝无序扩张、粗放利用、低效开发,努力实现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良性互动。
第33个全国“土地日”主场活动由自然资源部、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活动还发布了全国“三调”成果系列丛书以及新修订的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
来源:新华网
编辑:赵 森
责编:王学睿
主编:张建兵
监制:杨柱周
声明:本文已注明转载出处,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电话:0931-8688154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展演活动在凤翔学校顺利开展
信阳市市文广旅局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放权赋能培训会召开
淮南市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公布
”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在榆林成立
定了!在郑州举办的2022中国非遗年会延期举办
喜讯!甘肃省古籍保护中心“古籍修复技艺”被列为省级非遗
从“非遗进校园”到“非遗在校园”!广东发布20个优秀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