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世界卫生组织8月25日宣布,脊髓灰质炎(脊灰)病毒的传播风险仍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世卫组织紧急委员会已在16日召开相关评估会议。世卫组织25日发表声明说,经过讨论,委员会已向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就当前病毒传播形势及未来防控提出一系列建议,总干事采纳建议并于23日决定,脊灰病毒的传播风险仍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据世卫组织介绍,自委员会上一次评估会议以来,巴基斯坦和阿富汗分别报告1例和5例新增野生脊髓灰质炎病毒感染病例;在非洲,自2022年2月在当地发现野生脊灰病毒以来,多个国家的协调行动已经让情况好转。自2022年8月10日以来,莫桑比克没有报告新增病例,但委员会认为,此前的相关评估尚无法排除马拉维和莫桑比克仍存在野生脊灰病毒传播的可能性。
对于“疫苗衍生”2型脊灰病毒,委员会表示,尽管感染这一病毒的病例数在持续下降,但它在国际上传播的风险仍然较高。据介绍,当某一社区对脊灰病毒的免疫力降低到一定水平,口服疫苗中的减毒病毒可较长时间传播,从而出现“疫苗衍生脊髓灰质炎病毒传播”。
基于脊灰病毒的跨境传播风险、部分地区病毒监测不到位、部分地区疫苗接种不充分等因素,委员会认为,脊灰病毒在国际上的传播风险仍存在。委员会呼吁加强对病毒的全方位监测。
脊灰俗称小儿麻痹症,是脊灰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影响5岁以下儿童。患者可能出现发烧、头痛、肌肉疼痛、呕吐等症状,病情严重时可能瘫痪或死亡。该病尚无治愈方法,接种疫苗是预防该病最经济有效的方法,而用减毒活病毒制成的口服疫苗是最常用的脊髓灰质炎疫苗之一。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展演活动在凤翔学校顺利开展
信阳市市文广旅局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放权赋能培训会召开
淮南市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公布
”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在榆林成立
定了!在郑州举办的2022中国非遗年会延期举办
喜讯!甘肃省古籍保护中心“古籍修复技艺”被列为省级非遗
从“非遗进校园”到“非遗在校园”!广东发布20个优秀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