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原标题:针对冬小麦冻害发生和可能出现的春季干旱
河北开展分类管理力促苗情升级
针对冬小麦冻害发生和可能出现的春季干旱情况,2月14日,河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制定《冬小麦春季抗旱抗冻促稳长技术预案》。预案提出,结合当前小麦苗情长势,针对近期气象条件分析和可能面临的多风少雨天气,以“抗旱抗冻促苗稳健生长”为重点,坚持一个“早”字,抓好一个“管”字,密切关注旱情发展,对受冻麦田开展分类管理,促进苗情转化升级和稳健生长,搭好丰收架子。
预案提出,早春镇压可弥合裂缝,沉实冬季冻融疏松的土壤,增温保墒。结合镇压开展锄划,先压后锄,可以提高地温,减少水分蒸发,促进麦苗返青和根系生长。
春季灌水可以及时补充越冬期土壤墒情不足,合理选择灌溉时间和灌溉量有利于构建合理群体。预案提出,针对旱情较重麦田,指导农户根据早春温度条件,在日均气温稳定通过3℃时,浇小水补墒,促进表墒和底墒相接,抗旱保苗,为返青拔节创造有利条件。2月上中旬的两场降水,及时缓解了河北主体麦田的表墒不足。针对降水量超过10毫米且冬前浇灌越冬水的麦田,要密切关注0至20厘米土层相对含水量,墒情适宜或尚可的麦田,可以适当推迟“春一水”,利于蹲苗控旺。
预案强调,低温冻害对小麦返青至拔节期的生长是极为不利的,轻者叶片干尖黄萎,重者死苗死蘖,因此需提早着手,制定技术预案,指导种植户科学防灾减灾。科学运筹春季肥水,利于构建合理群体,促弱转壮。
春季气温回升后,病虫草害进入始发期,是监测和防控的重要时期。针对受冻害长势偏弱麦田,重点对锈病、茎基腐病、蚜虫和杂草等进行定期调查,一旦达到防治指标,选择适用药剂进行规范作业。针对干旱发生较重麦田,重点对麦蜘蛛、蚜虫等进行防控,压低虫口基数,减轻春季为害。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展演活动在凤翔学校顺利开展
信阳市市文广旅局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放权赋能培训会召开
淮南市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公布
”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在榆林成立
定了!在郑州举办的2022中国非遗年会延期举办
喜讯!甘肃省古籍保护中心“古籍修复技艺”被列为省级非遗
从“非遗进校园”到“非遗在校园”!广东发布20个优秀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