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发现战国水井遗存 实证2400年前筑井技术
中新社太原6月26日电(记者胡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26日晚对外发布考古发
									2023-06-27
								
							
【资料图】
中新社太原6月26日电 (记者 胡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26日晚对外发布考古发掘报告称,当地考古人员在阳泉市发现战国时代水井遗存,实证2400年前筑井技术。
2019年,在阳泉市洪城北路东平坦垴村棚户区改造安置住房项目建设过程中,工作人员发现一口水井,经报中国国家文物局批准,山西省考古研究院、阳泉市文物管理中心联合对该井进行抢救性发掘。
水井地处山西省阳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平坦垴村西部,在发掘期间,考古队对水井周边地区进行考古调查,未发现有其他遗存。水井内出土数量较多的陶、骨、铁、木等遗物。
水井分为井口、井圈、井底三部分。井口平面略呈圆形,井圈平面呈九边形,自上而下尚存38层,每一层皆用九根支护木榫卯相互衔接而成为闭合一周的井圈,井底为含卵石的砂层。
经过分析研究,考古人员认为井内出土遗物的年代约为春秋晚期到西汉早期,也就是早在西汉早期该水井就应该已被全部填埋。经过对木质井圈的碳十四测年分析,考古人员推断水井的开凿、使用年代大体在春秋晚期到西汉早期之间,水井主体使用时间极有可能是战国时期。(完)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展演活动在凤翔学校顺利开展
        
            
            信阳市市文广旅局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放权赋能培训会召开
        
            
            淮南市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公布
        
            
            ”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在榆林成立
        
            
            定了!在郑州举办的2022中国非遗年会延期举办
        
            
            喜讯!甘肃省古籍保护中心“古籍修复技艺”被列为省级非遗
        
            
            从“非遗进校园”到“非遗在校园”!广东发布20个优秀案例